ERP不好卖,城市代理无人问津,美团被迫重启团购地推模——长沙地推公司
“被转ERP的,又要被转回团购了?”
在强制团购地推员工转岗到ERP部门 3 个月后,近日有美团员工爆料,美团又在内部通知其D级城市的ERP员工转回到团购部门。而D级城市的ERP部门,也将遭到裁撤,一个省份只保留几个城市的ERP部门。
此举在美团内部引发了轩然大波。一方面,美团强调的“互联网下半场”,正是从C端全面转向B端,销售餐饮ERP软件;另一方面,美团从 2016 年 10 月起一直在推行“城市代理人”招募计划,将数以千计的城市团购等业务从自营转向代理。难道短短不到半年的时间,美团就“落子有悔”了?
2B业务进场太晚,水土不服?
时间拨回到 2016 年 12 月。彼时,大量美团员工爆料,多个城市的地推BD员工在事先未得到通知的情况下,被公司强制转岗到新成立的ERP部门。一位美团员工透露:“公司强制BD转ERP,联络点的BD必须回主站上班。所有联络点全部代理,再也没有团购BD了,公司这是逼员工离职,又进的一步。”
美团此举在当时被认为是“一举两得”的安排。一方面,在O2O扩张期间,美团和大众点评都培养了大量的BD地推员工。两家公司合并之后,新美大员工总人数达3. 5 万人,其中地推人员就占到了 2 万多。随着团购模式衰落,庞大的地推团队对美团来说却成了巨大的成本负担。另一方面,按照王兴的规划,美团的“下半场”将从C端全线转向B端。新的业务部将重点销售餐饮ERP软件和POS机,效仿IBM打造餐饮软件服务商的统一接口,通过建立标准推动行业生态发展。将团购BD员工转向ERP部门,既可以变相裁撤一批地推员工,又可以为ERP业务提供销售力量。
在依赖给商家带量、烧钱补贴和借助商家拼价格的模式不可为继的情况下,转型向信息化水平尚且低下的餐饮行业寻找商机,思路无可厚非。但是对美团来说,从2C转向2B,所面临的虽然都是餐饮行业,却是一个全新的战场。
在ERP战场上,包括阿里、腾讯在内的巨头,早已先于美团一步发力。例如, 2016 年,在餐饮行业浸淫 10 年之久的二维火公司就曾获得蚂蚁金服数亿元的投资。ERP市场对美团而言几乎就是一片红海,作为后来者的美团,无论在技术上,还是产品、服务上都面临不少短板。在很多城市中,甚至出现了“一个城市 1 个月都卖不出 10 个ERP”的尴尬情况,一线员工近半年的薪水甚至降了六成,员工们怨气冲天。
对美团在ERP市场的惨败,分析人士认为,餐饮O2O不能简单地以餐饮的市场规模作为衡量指标,认为在团购和外卖中已经占据优势,即可向商家上游发力,是一种外行看法。并且,美团在转型2B的同时,为了寻求盈利,对商户大幅提高了佣金比例,这导致了商户的大规模出逃,包括天意小馆、田趣园、湘水谣等餐饮行业品牌,都纷纷宣布解除与美团的合作,也不可能再购买美团的ERP服务。
城市合伙人招募难,无奈重回自营?
2B业务进展不佳的同时,美团的另一个计划——“城市合伙人”计划,推进效果也并不理想。
2016 年 10 月,美团正式启动“城市合伙人”计划,该计划先后发布三次,在全国范围内招募合伙人,陆续将千余县市的信息交易业务的合伙经营权分享给当地的合作伙伴。美团宣称,目前招募城市已经超过 500 家。
但从此次将D级城ERP部门员工转回团购一事来看,美团的城市合伙人计划效果也并不理想。有美团员工认为,美团此次调整,也是因为“代理招商一直代理不出去,团购又没人打理,所以要大家转回去。”
美团的代理商面临的经营压力,确实比美团本身更重。以外卖为例,此前曾有代理商爆料,按照城市规模、经济水平、人口数量不同,美团将代理区域分为ABCDE五档,代理E级区域,需要至少向美团缴纳 7 万元保证金,而A级代理的保证金则提高到 20 万。在三四线城市,如此规模的投资并不低于创业。并且,由于美团外卖平台烧钱严重,代理商也不得不加入到烧钱的行列。这直接导致代理商长期处于亏损状态。在这场O2O大战中,越来越多的代理商也选择了出逃,尽量不成为牺牲品。
由此可见,对美团来说,这一番新调整,其实也是“一举两得”:在ERP业务和代理招募双重受阻的情况下,将原本从团购转岗来的BD再转回到团购业务中,即可消解ERP部门员工的冗余,又回补了代理空缺下团购业务的地推需求。
只不过,在商家因大幅提高抽佣比例怨声载道的当前,重新调回自营模式的美团,还能再依赖地推员工的力量,重新获得商户认可吗?
更多资讯请关注:
长沙地推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