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电 话:0731-89575967 / 13973147316

邮 箱:791555392@qq.com

地 址:长沙市五一路五一新干线713-714室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地推知识 >

如何做好校园推广——长沙地推公司


高校校园是一个有1700万人的大市场,在2010年,这一数字将增长到2500万人,他们分布在全国各个省市,其中又以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成都、武汉、西安、沈阳等城市分布最为集中,部分城市如廊坊、深圳、珠海等兴建大学城,也集中了相当数量的大学生。总体而言,这是一个分散的大市场,同时在媒介特征和受众特征上都具有相当的个性。
 
就是校园的媒介类型,虽然也都具有自身的长处或优势,可以通过创造性和综合的使用来进行产品或者品牌的宣传,但是整体而言,较之于完备的大众媒介体系,它们是存在着严重的缺陷的:
 
1、 相对单调的媒介组合不能够承载内容较丰富的传播诉求,不能够满足部分企业宣传的需要:校园媒介种类较少,且占主流地位的媒介目前还局限于DM和网络两大类;大众媒介体系中广告投放量最大的电视媒介在校园遭遇瓶颈;
 
2、 难以实现大范围的特别是持续性的广告轰炸效应,在传播的广度和深度上都有局限:除了网络媒体外,其它的校园媒介特别是校园自有的媒介分散在全国各个高校中,缺少统一、正规的媒体平台;而目前已出现的商业化运作的高校户外灯箱等媒介,在性价比上与客户的预期存在较大的差距;
 
因此,正如Eric sang在上篇的回帖里提出的:针对校园市场的产品或者品牌推广,需要结合更多的方式来取得效果。
 
一、高校生活形态圈
高校媒介环境的独特性,是由于大学校园的相对封闭性造成的,大部分时间,学生们在宿舍-教室-食堂三点一线中生活,我们可以据此构造一个大学生的生活形态圈,大致勾勒出依附于这个形态圈存在的营销方式(关于静态和动态的划分并不严格,anyway,一切传播都是互动的):
 
在上图中,构成室内环境的,包括宿舍、食堂、教室以及各类室内文体场所,每个学校都会有的讲堂、报告厅等;构成室外环境的,除各类体育场外,主要包括校园主干道和校园广场。
 
我们可以看到,大学生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之外的重要内容,是大学校园里各类文艺、体育、文化类活动。70%以上的大学生参加过各类学校社团,90%以上的学生参加各校的文化节、院系晚会等活动。我想无须用更多的数据来说明活动对于学生的影响力,好奇心、较多的空余时间、青年的表现欲、娱乐和求知的需要,使大学生不仅仅成为众多校园活动的参加者,而且成为积极的参与者。甚至普通的商业路演搬到校园,也会引起非常热烈的关注。
 
二、常用的活动形式
 
1、 Road Show
在校园里最常规的动态营销方式大概就是路演,或者简单的巡展。每年3、4月以及9、10月,学生怀揣着家里新给的一学期的开支,或者加上一点假期打工的收入回到校园,众多商家看准时机,纷纷向他们伸出诱惑之手。五一过完,不知道全国的高校已经接受多少商家的洗礼了,呵呵。
 
在校园做路演的优势,曾经听过有人戏言:在电脑城搞路演,就是丰富民工和闲人的业余生活,而在校园里做路演,吸引来的是实实在在对产品有兴趣的学生消费者。虽然不免夸大,但也是实情。
 
对于路演,很多的广告同仁是这方面的行家里手,在现场布置、促销方案、现场互动等方面应该还会比我们专业得多,我在这里不用再班门弄斧了。大致上提一些跟学校有关的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1)场地的选择:场地的选择没什么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每个学校都会有人流最多、最合适做路演的场地,但通常配套的设施甚至包括电源接入等都是不完备的,在一些学校过于商业化的宣传和布展是受到限制的,因此在考虑路演的规模和形式上需要综合这些特殊的因素;同时在高校场地的审批过程还不是很正规,甚至会有临时征用场地的情况,一周左右的审批提前量比较合适,最好留下备用场地;
 
2)现场内容:基本上我们认为在校园作路演,不需要太多添加娱乐类的或者表演类的内容,一方面时间宝贵,校园路演的有效时段只有中午和傍晚,另一方面也考虑到成本的节省,主要还看跟产品是否有结合点。我们给sony做数码相机和摄像机的华北高校路演的时候,现场主要的互动就是对产品的讲解,而没有添加花哨的歌舞表演等形式,比较切合产品和品牌的定位。当然如果正是旺季,场子里有众多的路演在同时进行,或者是同类产品的展销,那可能需要用更多的手段来吸引眼球,但是最实际的手段仍然是最有效的,比如降价、送礼品等等。
 
3)路演和销售的结合:有不少客户跟我们提出过,是否可以在路演中结合现场销售,或者干脆给我们提出一个期望值,希望在一次校园路演中实现一定数量的销售额。对此我们需要强调的是,到电脑城去的人就是为了购买去的,而在校园并非如此,除非是价格较诸于同质产品确实有竞争力的产品,或者低价位的快速消费品等,一般的产品我们并不推荐做现场销售。尤其教育、培训、服务类产品,学生需要在经过比较和体验之后才能够做出购买的选择,与其把精力花在急功近利的现场推销上,不如老老实实的展示产品的特色和实力,同时考虑辅助营销方式或者后续的营销方案。
 
2、讲座
与路演相比,讲座是富有大学特色的常用推广形式,也可以视之为软性的路演,讲座可以承载丰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如果应用得当,产生的传播深度是路演不能比拟的。假如你能够把200名学生成功地留在讲座上直到讲座结束,你至少拥有了200名对产品深度认知并具有了相当好感的潜在消费者,并且这些人会成为自发的口碑传播者。当年雷军在全国高校做的巡回讲座,着实把金山的《剑侠情缘》狠推了一把。许多游戏业界的同仁都把这个当成一个经典案例。这方面最狠的还是新东方,有几个人没听过俞敏洪的讲座呢?徐小平甚至讲到电视上去了,呵呵。
 
作讲座的一个好处是卖点多,可以找一个吸引学生的主题来讲,比如打国产牌、国货牌、招聘牌;可以借助于名人效应和时尚话题,比如佳能去年请陆川等一干新锐导演到学校作关于DV拍摄的讲座;还可以与学校教学活动相结合,讲到学生的课堂上去。TOM推Skype的时候做了这样的尝试。
 
讲座的另一个好处是规模可大可小,成本可多可少,方便试点。可以租一个一两百人的教室讲,也可以在近千人的讲堂讲。可以持续性的做小讲座,例如美容沙龙这种类型,深耕细作,慢慢扩大影响力;也可以做一场高层次、豪华版的大讲座。具体怎么操作,还是看具体的推广需求。
 
另外讲座与路演所要达到的效果并不排斥。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完全可以在讲座现场铺天盖地的张贴海报、散发试用品,或者在干脆借人气在讲座的场地外面做一场小型路演,但是千万不要在讲座的内容中渗透太多的商业诉求,变成大部分时间在打广告。这样做的后果不仅是讲到中途就没有人在听,而且学生会不遗余力地向同学传播“某某公司的恶劣讲座”,呵呵。
 
在前两年,举办讲座的客户主要以教育、培训、服务类企业为主,另一大类讲座是各大企业每年在学校做的招聘宣讲会。这两年更多的客户开始关注讲座这种推广形式,我们的看法是,在执行的层面上,讲座是一个很简单的推广形式,但是在内容上,它是一个可以深入挖掘的形式,建议各位市场经理们考虑看看。:)
 
3、歌手大赛、舞蹈大赛等等
菲利普·科特勒指出,“营销者有时会从亚文化目标群体中取得意外的收获。例如,营销者常常喜欢以青少年为目标,因为他们代表了社会上的时尚、音乐、娱乐、创意和态度上的趋势。”(《营销管理》第十版)
 
我们把音乐和体育称为校园活动的永恒的主题。借助音乐这个概念,推广内容和形式可以是变化无穷的,相较于体育赛事,在操作难度上和成本上都具有更大的灵活性。统一的闪亮之星校园歌手大赛,康师傅校园舞蹈大赛,动感地带的街舞大赛,海飞丝-MTV校园新声赛,星空舞状元舞蹈大赛(赞助商为松下手机和联通UP新势力),蒙牛酸酸乳超级女声赛……都已经成为植根于校园、具有社会影响力的赛事.
 
更多动态请关注长沙地推公司:http://www.csditui.com
相关文章